您好,浙江老年服务网欢迎您! 请登录 免费注册

带孙辈这个忙,帮不帮?

Time:2018-04-08

  身体力行为亲情 酌情放手也是爱

  带孙辈这个忙,帮不帮?

  1月28日,本报头版头条刊登《天伦之“乐”还是天伦之“累”》后,记者走访了多户“祖带孙”家庭,发现让老人带孙辈,确实存在不少问题。一方面是两代人生活习惯、教育方式有差异;另一方面,老人也承担着体力和脑力的双重压力。

  采访中,记者发现绍兴周德华和杭州胡风两位老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,颇具代表性。

  乐在其中派:把伢儿带好 站好末班岗

  每天上午7点半,今年60周岁的周德华都会开车去女儿家接外孙。晚饭后,再把外孙从自己家送回去。2年多来,风雨无阻、雷打不动。

  “我女儿、女婿上班都很忙,要让他们自己带小孩,不现实。帮着带小伢儿,也算是我的最后一个任务。”

  周德华的妻子55岁退休,有了外孙后,都是她一手照顾。去年,周德华提早辞去了公司的部门经理职务,在家帮忙带小孩。

  “毕竟是孩子重要。”周德华说,自己那一辈,父母是没法帮忙带孩子的,所以知道一边工作一边带娃的不易,“我们现在还有能力,就帮子女分担一点压力。”

  在周德华看来,带孙辈不仅是体力上的辛苦,更累的是精神上需时刻”提心吊胆”。“比我自己当爹的时候累多了。”他说,现在的育儿观念不能和30年前比,吃好穿好睡好是起码的,还要更注重教育。

  虽说人累、心累,但周德华依旧觉得带孙的好处很多。为了教育小孩,他和老伴都与时俱进地用上了微博、微信,在上面看“育儿经”。不仅如此,为了给小家伙留下成长纪念,周德华的拍照技术也日益精进:“买了个智能手机,拍好照片后导入网上空间,还可以和老伙伴们一起分享。”

  他说,外孙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。“都说‘隔代亲’,孩子带得好,我不仅快乐而且满足。”

为爱放手派:吃力不讨好 不如放手好

  “让我们帮忙带娃,不如贴钱给他们,叫小两口自行解决。”与周德华的乐在其中不同,面对记者的提问,胡风夫妇斩钉截铁地说了这样一句话。原来,之前1年多的带孙经历,给二老带来了太多的不愉快。

  “如果再和他们一起住下去,我觉得马上会生病。”胡风的老伴朱云娥说,她在小孩的生活、教育方面,与儿子、儿媳有不小的分歧,“既然让我们帮忙带,最好照我们的意思,他们太‘讲究’,我达不到要求。”

  朱云娥举了个例子:“我自己生了1个儿子1个女儿,都是1个多月就开始把尿的,也没什么问题啊。但儿媳坚决不同意,说这样会影响小孩的发育……现在1岁多了,还包着尿不湿呢。”

  朱云娥说,虽然都是一些小矛盾,但是带孙子真不是那么简单,儿子儿媳觉得她没带好娃。自己呢,自从开始带娃,广场舞、打牌,这些爱好都停止了。“感觉一整天下来,没机会喘气。”

  坚持了1年零1个月,胡大伯和朱阿姨作出了一个决定:“我们出钱请一个住家保姆,全力照顾孙女,如果他们还有困难,可以再请一个钟点工。我们实在是太吃力太压抑,还不如放手,毕竟孩子的责任,要他们担起的。”